目前分類:學而篇 (10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子禽問於子貢曰:「夫子至於是邦也,必先聞其政。求之與?亦與之與?」子貢曰:「夫子以得之。夫子之求之也,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!」

字句說明
一、溫:是溫和、溫順,是平時言行舉止、待人接物的一種品德。
二、良:是善良、正直,是良心直率的表現。
三、恭:是待人處世恭敬肅穆的態度。
四、儉:推行禮制及待人處世中的節儉行為。
五、讓:是謙讓,乃是和平安詳的基礎。

簡要解釋
子禽向子貢問
說:「夫子到了一個國家,必參與聽聞其國的政事,是自己要求得來的呢?還是國君給他機會的呢?」
子貢回答說:「夫子賦有溫良恭儉讓的稟性,因此受到君王的肯定而得到的。縱使夫子是求取來的,也和他人求取來的方式有所不同阿!」


資料來源:《活用論語(一) & 生活體現》  蘇俊源 編著

jumbowi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曾子曰:「慎終追遠,民德歸厚矣。」

字句說明
一、慎終:父母壽終,要謹慎盡哀來辦理後事。
二、追遠:祭祀祖先,要以誠敬追念。

簡要解釋
曾子
說:「要謹慎盡哀來辦理父母壽終事宜,要以誠竟來追念祭祀祖先,君上能做好這二事,百姓的風俗道德自然歸於淳厚。」


資料來源:《活用論語(一) & 生活體現》  蘇俊源 編著

jumbowi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子曰:「君子不則不,學則不。主忠信,無友不如己者,過則勿改。」

字句說明
一、重:指舉止莊重。
二、威:只儀態威嚴。
三、固:穩當。
四、憚:讀ㄉㄢˋ,是懼怕。

簡要解釋
孔子
說:「君子的舉止不穩重,其儀態就沒有威嚴,所學就不穩當。待人處事要以忠誠信實為主,不可濫交品行不良的朋友,有過失不可懼怕改過。」


資料來源:《活用論語(一) & 生活體現》  蘇俊源 編著

jumbowi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子夏曰:「賢賢易色,事父母能竭其力,事君能致其身,與朋友交,言而有信,雖曰『未學』,吾必謂之學矣。」

字句說明
一、賢賢:上一「賢」字,動詞,是敬愛;下一「賢」字,是名詞,指有賢德的人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賢賢,是敬重有賢德的人。
二、易:有改變、不變、輕視、替換的意思。
三、色:有美色及形色。
四、致其身:致,窮盡。致其身,是為了完成使命,不顧生命安危。

簡要解釋
子夏
說:「敬愛賢人能如愛好美色,事奉父母能竭盡全力,事奉君主能不顧生命安危,與朋友交往,言辭能夠信實,雖說未曾讀書,我必定稱讚他是有學識的人。」


資料來源:《活用論語(一) & 生活體現》  蘇俊源 編著

jumbowi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子曰:「弟子,入則孝,出則弟;謹而信愛眾,而親仁;行有餘力,則以學文。」

字句說明
一、弟子:一般指學生,或是父兄對子弟的稱呼。
二、謹而信:行為要謹慎,言辭要信實。
三、汎:通「泛」,是廣博。

簡要解釋
孔子說:「為人子弟,在家中要盡孝道,出外要敬重長上;行為要謹慎,言辭要信實,廣泛地愛護眾人,而且要親近有仁德的人;如果還有多餘的心力,就要去學習文藝之事。」


資料來源:《活用論語(一) & 生活體現》  蘇俊源 編著

jumbowi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子曰:「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,節用而愛人,使民以時。」

字句說明
一、道:通「導」,是引導,引申為治理。
二、千乘之國:擁有千輛兵車的諸侯,大約擁有井田百里的國家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乘,讀ㄕㄥˋ,一車四馬稱乘。
三、敬事:處理事情要謹慎鄭重。
四、節用:節省費用。
五、使民以時:徵用民力要在適當的時候。

簡要解釋
孔子說:「統治千乘的國家,處理政事要能謹慎鄭重,而且要取信於百姓;節省國家的財用,而且要能愛護百姓;徵用民力,要選在農閒的時期。」


資料來源:《活用論語(一) & 生活體現》  蘇俊源 編著

jumbowi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曾子曰:「吾日三省吾身:為人謀,而不乎?與朋友交,而不乎?,不習乎?」

字句說明
一、三省:三,表示多次,或指文中的三件事;省,讀ㄒㄧㄥˇ,是自我檢討;三省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是多次的反省。
二、為人謀:答應為他人計劃、解決事情。
三、忠:盡心盡力。
四、信:只待人處世的誠實不欺,言行一致的態度。
五、傳:師長所教授的道德、知識、學問、技藝。

簡要解釋
曾子說:「我每天對於下列三事多次地反省我本身:第一、替他人計畫或解決事情,有沒有不盡心盡力的地方呢?第二、和朋友交往時,有沒有不誠實信用的地方呢?第三、對於師長的教授,有沒有不認真複習的情形呢?」


資料來源:《活用論語(一) & 生活體現》  蘇俊源 編著

jumbowi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子曰:「巧言令色矣仁。」

字句說明
一、巧言令色:為了掩蓋事實的真象,所使用的花言巧語,假裝謙恭的偽善手段。
二、鮮:很少,讀ㄒㄧㄢˇ。

簡要解釋
孔子說:「愛說花巧的語言,喜歡以美色舉止討好他人的人,很少有仁慈的心。」


資料來源:《活用論語(一) & 生活體現》  蘇俊源 編著

jumbowi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有子曰:「其為人也孝弟,而好上者,矣。不好犯上,而好作亂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,本立而道生。孝悌也者,其為之本與!」

字句說明
一、孝:不僅對於父母的贍養,更著重於對父母與長輩出自內心的尊重。
二、弟:通悌,指對兄長的敬愛之情。
三、犯:指對他人身體、財物或尊嚴的破壞、侵犯。
四、鮮:很少。讀ㄒㄧㄢˇ。
五、作亂:對社會秩序的破壞,使人心神不安。
六、務:指盡全力去做。
七、本:指根本,在萬法指真理、原理,在天地指大道,在人身指本性。
八、仁: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,在《論語》中出現最多,有五十八篇論及,共計一O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九處。是孔子對社會政治、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,為社會人心最重要的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安定劑。

簡要解釋
有子說:「做為一個人能盡孝悌之道,然而卻喜歡侵犯長上,這種情況是很少的。不喜歡侵犯長上,然而卻喜歡作亂,是從來沒有的事情。君子務求根本,根本樹立道德自然生發。所謂孝悌,就是仁道的根本阿!」


資料來源:《活用論語(一) & 生活體現》  蘇俊源 編著

jumbowi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子曰:「之,不亦乎?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人不知而不,不亦君子乎?」

字句說明
一、學:求得新知識。
二、時:只不特定時地,只要有益於學習都應包括。
三、習:溫故。
四、說:通「悅」,是喜歡。
五、慍:瞋恨,生悶氣。
六、君子:西周時原指世襲貴族,在《論語》中是指理想的人格,常指德性圓滿的人。

簡要解釋
孔子說:「針對所學,能隨時複習,不也是讓人覺得很喜悅的事情嗎?有朋友從遠方來相見,互訴衷情,及交換學習心得,不也是使人感到很快樂的事情嗎?他人不知道我而不生悶氣,不也證實你就是君子嗎?」


資料來源:《活用論語(一) & 生活體現》  蘇俊源 編著

jumbowi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